微信
欢迎访问时光-时光整形官方网站
破损人民币原来都拿来做了这个!震惊!
人民币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一样物品,买菜、逛街,交水电费、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。如果碰到残破的纸币,可以到银行进行兑换,但是你知道这些残破的纸币在被银行回收后,又会辗转去哪里吗?今天小编为你揭秘残币的去向!
首先我们知道,根据银行的规定,一般运钞车必须有武装押运。不管是人民币完整券还是人民币残币,都必须由特种运钞车来执行运输。但跟我们平常见到的运钞车不一样的是,残币押运车是这样的↓
对的,其实就是普通的...卡车
为了保证安全,运钞车一般也只能在白天进行运输,同时,废钞销毁地点也不能在城区里,大多都会建造在比较偏僻的农田里,而且会很不起眼。
常见的银行运钞车,门都是从后面打开的,而运输残币的押送车的车门是从两边打开的,里面装的不是钞票专用的铁皮箱,而是8个巨型麻袋。
而麻袋里装的东西颜色也不相同,有粉色的、有绿色的。粉色的是100元的残币,绿色的是50元的残币。
残币被处理成小圆柱体,一块重量大概100多克,原先的面值大约17000多元。虽然运钞车的装载量最大可以达到8吨,但是每次运输的量一般不会太大。一般差不多会运输了4吨残币,折合上亿元。
在销毁车间,会有一台三米多高、十几米长的大型机器运转。
机器的一端是进料口,工人把一袋一袋的人民币废料倒进了这个大槽子里,通过内置的销毁刀将残币进行搅拌。
残币废料在糙渣处理的车间需要经过脱墨、解湿强等多道程序后,纸片中的纤维被分离出来,残币就变成了白色纸浆。
(所谓脱墨就是要清除残币上的图案和文字,而钞票的脱墨比一般废纸更难,因为钞票的湿强很高。)
据工作人员说,每年销毁各种券别的废料加在一起大概6000吨左右,折合成人民币大概要几千个亿元。 由于人民币的原料主要是棉花,所以这些残币在经过处理变成纸浆后,它的吸水性和柔韧性更强,于是在用于生活用纸。
但在残币循环再生产的过程中,除了能制成再生纸,同时也会产生一些“垃圾”,也就是废泥。
这些污泥被用来养蚯蚓,蚯蚓可用做钓鱼的饵料。是的,你没看错,纸币被处理之后用来养!蚯!蚓!
其实是这样的,由于残币污泥里面没有太多的有害物质,它的主要成分是细小纤维等有机物,所以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,而蚯蚓恰恰喜欢吃这种有机质,所以这些污泥就成为了饲养蚯蚓的主要原料。
最后再给大家科普下纸币被回收的一些条件
残损人民币包括污损人民币和残缺人民币。其中,污损人民币是指因自然或人为磨损、侵蚀,造成外观、质地受损,颜色变暗,图案不清晰,防伪功能下降,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。
而残币一般指:
1)票面污损面积大于2平方厘米
2)票面缺损20平方毫米(大概一枚硬币的十分之一)
3)票面掉色、裉色、防伪线开启
那有人要问了,到底怎么兑换?中国人民银行规定,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、污损人民币,不得拒绝兑换。但是兑换也有讲究。
1)残缺面积小于四分之一:全额兑换
2)残缺面积大于四分之一小于二分之一:兑换残币面额的二分之一
3)残缺面积大于二分之一:无法兑换
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之后什么感受,几千亿最后竟然一半造了卫生纸,一半...喂了蚯蚓...我只想说,这蚯蚓比我活的太特么好了
..